蔚藍鋰芯綠不易收
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106%,開盤半小時即封死跌停。
去年紅火的鋰電板塊今年集體啞火了,不僅僅因為鋰價暴漲暴跌帶崩多家公司業績,更因為前期產能擴充下,市場正在面臨供大于求的窘境。此時,哪些企業擁有長期訂單業績穩定,哪些企業只是在“裸泳”,就顯露無疑了。
【資料圖】
隨著4月24日晚間蔚藍鋰芯發布2022年年報和2023一季度業績,面對2022年業績下滑和今年一季度虧損,蔚藍鋰芯的股價也在4月25日毫無懸念的走向了跌停。
兩次轉型“實至名歸”?
蔚藍鋰芯是一家橫跨金屬物流配送、LED芯片、新能源鋰電三大領域的上市公司,而LED和新能源鋰電是其陸續投資和并購而來的業務。
公司上市時主營業務是金屬物流配送,2013年開始向當時市場熱門的LED產業轉型,通過定增等方式募集資金用于LED外延片產業化項目。
但隨著項目建成投產,LED產業卻每況愈下,在產能過剩下,公司LED業務毛利率和收益也持續下滑,并未實現當初投資時承諾的業績。
LED業務最大的貢獻,是賦予了公司改名后的“芯”,既LED芯片。
在2016年,蔚藍鋰芯通過收購江蘇綠偉鋰能有限公司40%股權,正式切入鋰電池業務賽道,在2020年鋰電業務成為公司最大利潤來源時,公司也順勢將證券簡稱從“澳洋順昌”,更名為“蔚藍鋰芯”。
這次更名后,蔚藍鋰芯終于借勢新能源鋰電池概念的熱度,在2020年開啟了一波超過六倍漲幅的行情,股價從4元/股左右一度沖高至33元/股左右。
有意思的是,蔚藍鋰芯的核心業務,和市場上關注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并沒有實際的關系。不僅如此,蔚藍鋰芯和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也毫無關系,以至于公司改名至今,還有不知情的投資者詢問公司是否與蔚來汽車有關系,足見改名為蔚藍鋰芯帶來了足夠多的眼球效應。
蔚藍鋰芯收購的江蘇綠偉,其經營范圍包括動力鋰電池及模組的研發、生產加工等,但其產品的主要應用方向是小型動力系統,是3C類鋰電池,下游是工具鋰電產品,而并非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動力鋰電池。蔚藍鋰芯在2021年年報中也表示,公司鋰電池產品主要聚焦于電動工具、電踏車/電摩、清潔電器、便攜式儲能等市場。
江蘇綠偉此前也曾表示,從2013年開始公司旗下鋰電業務公司江蘇天鵬已經開始研發汽車動力鋰電池,但目前并未有相關產品應用落地情況披露。
即便如此,3C類鋰電池的市場規模也不小,在國內都在外加速電動化的趨勢下,蔚藍鋰芯的業績也實現了正增長。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從35.19億元升至66.8億元,歸屬凈利潤從1.17億元升至3.7億元。
僅2021年,蔚藍鋰芯就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1%,業績的提升也支撐了蔚藍鋰芯的股價上漲。
雖然蔚藍鋰芯的“蔚”“鋰”“芯”都有蹭市場熱度的嫌疑,但在業績提升和股價上漲的趨勢下,公司的第二次轉型效果顯然優于第一次。
業績變臉大客戶去庫存
然而轉折出現在2022年,從2022年三季度開始,蔚藍鋰芯的業績開始縮水,僅2022年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9.28%,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8.22%。
蔚藍鋰芯剛剛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收62.85億元,同比下降5.92%;歸母凈利3.78億元,同比下降43.54%。
由于鋰電池原材料價格2022年持續上漲,導致下游企業的成本上升,蔚藍鋰芯鋰電池業務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5.56億元,同比下降4.39%。
LED業務下滑更為明顯,蔚藍鋰芯表示,2022年下半年以來,通脹等原因導致全球電子消費市場低迷,需求下滑明顯,業內競爭更為激烈,公司2022年LED業務整體營業收入約11.2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為虧損約0.45億元。
對于業績下滑,蔚藍鋰芯在年報中也作出了解釋,表示在2021年度,各鋰電池應用場景下游客戶基于對未來產品需求的樂觀估計和應對鋰電池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的需要,公司超買了電芯形成了高于正常周期的電芯和成品庫存。
蔚藍鋰芯介紹,2022年度,作為主要應用市場的歐美等海外發達國家普遍通脹率提升,流動性收緊,消費需求下滑明顯,導致消費類應用鋰電池下游客戶普遍采取了砍單去庫存的策略。同時,報告期內,以碳酸鋰為代表的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也大幅上漲,制造成本上升明顯。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來,公司鋰電池業務受到很大影響。
即使需求下降,蔚藍鋰芯此前的產能規劃卻不能停,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張家港第一工廠完成26700磷酸鐵鋰、鈉電池共線產能改造;張家港第二工廠新增產線逐步投用;淮安工廠一期項目進入產線調試;儲能應用的淮安二期磷酸鐵鋰和鈉電池共線大圓柱產線動工建設;同時,公司于2022年下半年啟動了馬來西亞鋰電池投資項目。
根據蔚藍鋰芯規劃,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公司鋰電池產能預計將接近30Gwh。
雖然蔚藍鋰芯還在擴充鋰電業務產能,但并未有進軍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市場的規劃,公司2022年年報中公布的主要研發投入,也是針對家庭儲能、吸塵器、兩輪車等使用的鋰電池,反倒是在LED外延片和LED芯片領域有相關專利成果。
即便蔚藍鋰芯在年報里對于工具鋰電化率提升有樂觀的預期,相關券商研報也看好戶外動力設備等新增量,但當下的市場需求卻真實呈現出萎靡態勢。
蔚藍鋰芯公布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4億元,同比下降47.08%;歸屬凈利潤為虧損1254.96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高達106.27%。
2022年蔚藍鋰芯海外業務占營收比例為18.68%,面對海外通脹等原因引起的需求下滑影響,以及主要大客戶還處于去庫存狀態,支撐蔚藍鋰芯業績的鋰電業務光芒不再。
由于蔚藍鋰芯重點布局的動力工具之外的其他應用場景,目前或是處于開發期,或僅僅是一個概念,最終導致蔚藍鋰芯的投資者信心下降。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關鍵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