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地質科普進校園|世界今熱點
學生們觸摸近距離觀察橄欖石原石。趙娜攝
4月21日,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大隊高級工程師們走進高廟小學,開展以“保護地球 從我做起 地質科普知識進校園”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引領學生們珍惜自然資源,呵護美麗國土。
劉成維正在為學生講解地球的結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活動現場,地質三隊高級工程師劉成維和谷振飛,運用專業知識,分別為高廟小學四年級一班、二班同學們做了《我們家鄉的寶石》和《地球的結構和年齡》的講解,他們通過圖片、實物等方式,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地質知識宣講課。課堂上,同學們踴躍提問,各種奇思妙想,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課堂上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谷振飛為學生介紹橄欖石。
在《我們家鄉的寶石》知識普及中,谷振飛向同學們介紹,寶石大多數產自地球巖石,經過漫長的地質演化過程,在非常特殊的環境中生成了五光十色的寶石。當谷振飛講到,地球上有的鉆石是由隕石撞擊含碳地層形成時,四一班的學生趙胤喆立即提出:“如果仿造自然界的環境,用地球上的煤炭,是否可以造出鉆石?”的問題,谷振飛說,現在市面上的人工鉆石就是模擬這個環境生產的。在介紹本地的橄欖綠寶石時,他們為同學們帶來了含有橄欖石的原石。通過現場講解、觸摸等方式,加深了同學們對橄欖綠寶石的認識和理解。(河山新聞記者 趙娜 通訊員 鄧佳 許新成)
同學們自己動手尋找巖石中的橄欖石。
同學正在提問。趙娜 攝
編輯:呂永清
審核:王春亮
編輯:呂永清關鍵詞:
相關新聞